最好通过朋友装修过房子的靠谱的工人来装修。这一行的师傅口碑和技术都比较好,那些装修工人都有固定的装修组,基本靠口碑和手艺接单。也可以找装修公司,用半承包的方式做,就是自己喂材料,让装修公司负责装修。
其实自己装修房子也不便宜。装修公司的装修材料很便宜,甚至低于市场价。他们有专业的团队,廉价的劳动力,有保修的保证。也可以考虑自己进料,请装修公司的工人装修。或者通过朋友介绍找装修工人。还有一种就是去劳务市场找,有点不靠谱。也可以联系装修公司的工人,看他们能不能自理?看看哪里有改造项目,去和他们聊聊天。
有很多,但是不太好找。现在手机店有一个轻松招聘APP,可以锁定附近的工人,比较价格。装修不是小事。挑挑拣拣,看看工人的技术怎么样再决定。
第一找工长装修平台
在一些一二线城市,乔木有一些历史积累的领班资源。这两年也有上百个朋友找介绍,也积累了一些口碑经验。必要的话可以加好友交流。
(PS:近年来,装饰行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2014-2020年一直在互联网装修行业,主要负责施工和工程运营,参与过招聘、培训、质监、客服等流程,所以对施工队和工长比较熟悉。
目前装修行业还是大量的施工队在进行,所以业内说找一家看起来不错的公司,不如找一家靠谱的施工队。
但这句话强调的是施工队在最终竣工质量和整体服务满意度上的重要性,而不是指装修应该直接找施工队。
普通用户直接找施工队(工长),往往无法有效识别好的施工队,所以没有办法获得满意的结果。
传统施工队伍接订单主要有三种方式:
依靠老客户的口碑介绍;接受装修公司的订单;在一些平台上,靠个人宣传接单。
所以有三种方法可以找到好的施工队伍。
1)问你周围的亲戚朋友:你身边自己装修过的亲戚朋友,总会有一个乐于配合的施工队。但是仅仅听亲戚朋友的介绍是不够的,还要进行面对面的观察和交流。详见第二部分。
2)与装修公司签订合同:目前装修行业竞争激烈,很多公司也会把优秀的施工队伍推到屏幕前,为工长做案例库和个人施工经验介绍。客户可以提前选择施工队伍,进行沟通。如果没有施工队的介绍,客户往往可以要求先看样板房,然后提前和工头沟通。
3)在平台上查找:
1这几年涌现出一些领班推广的平台,比如新浪抢领班(依托新浪,覆盖多个城市),考拉工匠(有限,生存时间比较长),主推领班模式,平台提供管理、背书等增值服务,你还可以接触到一些优秀的领班。各位可以在网上搜索:装修+工长+面积等关键词查找一下。
我在他们官网查了一下,主要一二线城市应该都有覆盖,你可以参考一下。
这种模式近年来做得非常好。本质上是工头模式的不确定性和低利润率。当然,如果选择这种模式,平台还是会赚取一部分差价或者服务费,这也无可厚非。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总能看到有很多独立设计师在操作,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施工队伍尝试这种做法确实是一种趋势。
个人认为分为三部分:工长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愿,工长的管理能力,施工队的施工质量(一般来说装修都是和工长接触,很少和工人接触)。
1)沟通技巧和态度:为什么要把这个放在第一位,因为家庭装修的复杂程度大于复杂程度,导致整个装修过程中的琐事不计其数,而这些都需要施工组长和客户以及设计师进行沟通。
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尽可能保证装修结果的满意。所以,一个看似施工质量很好的施工队,如果拒绝沟通,再好也不能保证达到业主的期望。
一个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易于沟通、真诚的施工负责人,对后期施工过程绝对是福音。理解和态度是第一步,有了它才能保证后续结果的无限可能。
如何判断?
1.沟通态度,不用多说,态度是否诚恳,工作是否认真细致,说话是否亲切,大家都很容易判断。
2.沟通能力取决于工长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对设计的可行性建议等等。这个可以在对接中了解,求一些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建议。
2)管理能力:光有好的沟通是不够的,当然任何行业都有全才。工人与客户沟通后,需要与工人进行详细的沟通,监督工人保质保量的完成。这是从设想到执行的第二步。
装修行业还是比较传统落后的,所以不要指望工人完全不偷懒就能完成工作,这需要强有力的管理。
我个人认为一个优秀的施工班组长应该具备类似于项目经理的能力体系。控制能力重点是工长分配工人的方式,工人配合程度,现场控制程度。
1比如你可以在某个工地上预约看样板房,提前打听工地进度,施工人员,工头的一些细节,然后在现场对比,了解工头的掌控程度。
2另外,可以关注工地的场地保护、卫生环境、工人素质,可以看到施工队伍的管理水平。注意,可以提前1小时来现场,也可以下班后去看。更有可能看到现场的真实情况,比如卫生环境,工人的衣着,材料工具的摆放等。在真正的工地上施工的时候肯定有点乱,但是下班前一定要收拾干净。
施工现场的成品保护非常重要。
场地的清洁和日常清洁也很重要。
3.你也可以尝试和工人以及样板房的业主(如果有的话)沟通,了解工头的能力。
3)施工队伍的施工质量:这是最后的效果。
装修是工艺品,不可能像工厂产品一样标准化,所以不同师傅做出来的作品质量不同,需要具体考察。
主要要求是看施工队已经建好的样板房,以及完工后的整体效果。还要看施工现场,比如水、电、防水等隐蔽工程的质量,还有瓷砖、涂料的饰面。这部分太详细太专业,就不展开了。
施工班组长群体整体还是比较传统的,整体文化素质比较低。
我个人不建议找比较老的施工队长做装修。第一,可能是沟通对接有问题。其次,他们已经在传统的暴利环境中浸淫多年,想要改变并不容易。当然也不完全是歧视,但是靠谱的比例比较少。
经过四五年的互联网改造,这个群体变得更加难以生存,所以他们也在积极求变。与此同时,一些年轻的新鲜血液也加入了这个群体。这几年接触了一些本科毕业,做施工队长的年轻人。这也是这个群体升级的希望。
综合来看,我个人认为工长的作用在短期装修中是无法替代的,但是整体的规格和技术需要不断提升,甚至在未来成为类似于建筑行业的项目经理PM,有专业的考核。和认证。
关于作者:乔牧,90后工程运营,热爱互联网家居行业,喜欢与家有关的一切。欢迎关注我,多交流。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