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学区的危旧房改造案例。在小户型的基础上,仍然满足了父母和两个孩子的基本居住需求,并且舍弃了客厅,采用开放式厨房,实现了更大的有限空间利用,在保证实用性的同时,也释放了更广阔的休息空间。
改造之前,我都不忍心直视。感觉什么都不好,墙壁也返老还童,发霉了。这真是一个又旧又小的家。
改造后的平面图。
进门就是厨房和餐厅,黑白相间的橱柜简约大气。摒弃客厅,采用开放式厨房布局,原木餐桌搭配灰紫色和原木色的餐桌椅,营造出简约活泼的氛围。
原木色的餐桌搭配灰紫色和原木色的餐椅,营造出简约活泼的氛围。餐桌上工业风格的铁吊灯,让空间有了复古的浪漫气息。
集成灶的使用让U型厨房成为可能,墙上小白砖和白色橱柜的布置让烹饪氛围更加轻松舒适。
餐椅后面是马桶,洗手盆布置在公共区域,用黑框玻璃做隔断。
卫生间干区的小白砖贴在腰线上,而墙面储物挂袋,搭配梳妆镜,也显得清爽大方。
卫生间干湿分离,湿区采用黑框折叠门节省空间,内部也是白色瓷砖,视觉效果宽敞。卫生间湿区和餐厅采用折叠门,更节省空间。卫生间的干区采用黑框磨砂玻璃隔断,让干区更加独立。
对于主卧室,我选择了朝北的较小的一间。原木床搭配灰色床单,床的两边对称布置。结合两幅装饰画的清新,给人一种自然舒适的氛围。
主卧的原木色+白色永远是自然的主流,舒适而沉稳,让人在这个空间里无比放松。
同样的原木色床头柜和右侧三色拼接衣柜移门,为卧室注入活力。
儿童房,两个宝宝的房间,因为内部尺寸和空间有限,所以高低楼层是最好的选择。木质的颜色,亚麻的地毯,天真单纯,希望童年是美好的,充满梦想的。
阳台改造成书房和木质双人书桌。良好的学习氛围很重要。就连天花板都是木质色的,整个空间都是用木质色连接的。
书房是整个家中采光通风效果最好的区域。可以满足阅读、收纳、书籍、装饰等综合功能。在功能上,它也更接近木材颜色的效果。以后两个宝宝可以在这里完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阳台一侧是墙面钉板收纳,另一半是落地式书柜,可以放置一些装饰品。由于一楼外面有个小院子,阳台外面做了个洗衣区。
(素材来源于网络,真实来源无法考证。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谢谢大家!)
如果您有任何装修问题,请联系设计师qijiavs
海河英才计划升级,总价130万新房&二手房最全方案
新安装的单元门上贴着火红的“福”字,一家人在宽敞整洁的健身小道上愉快地散步,老人穿着新衣,在四季分明的小休闲广场畅谈家...正月初九,本市秦淮区港鸿苑社区有了新一年的新气象。明亮的外观和现代化的设施,让人很难想象它曾经是一个“30+”的“破旧”。
港鸿苑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作为安置房。经过20到30年的使用,房屋老化严重,配套设施陈旧。“以前外墙油漆剥落斑驳,小区里到处拉电线。院子里的树挡住了阳光。窗户只能全年拉着。道路也是坑坑洼洼,楼下的广场很脏。"港鸿苑小区居民陆云回忆起以前的生活环境,眉头紧锁。社区只是满足了“住有所居”的基本需求,却无法实现“住有优居”。久而久之,住房问题成了居民的“心病”,也成了城市治理的“痛点”。
2021年,港鸿苑小区将纳入秦淮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也是全市首批5个老旧小区海绵改造试点项目之一。“海绵化”成为港鸿苑小区改造的亮点之一,相关设施随处可见。人行道铺的是透水砖,部分停车位铺的是生态草坪砖,广场地面和健身步道也是透水混凝土地面,生态功能可见一斑。
同时,在中心广场旁修建了200平方米的下沉式绿地,居民家门前出现了“会呼吸”的雨水花园。“绿地内安装了雨水收集系统。下雨时,雨水流入水库。晴天时,雨水可用于小区绿化灌溉,一年可节约水资源1000多立方米。"秦淮区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工作人员周军介绍。
1996年,陈秀英搬进了港鸿苑小区,在那里住了20多年。社区“新”起来后,她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年群体的生活更方便了。“现在进出单元楼都有扶手了,人行道也好走多了。社区里还有老年活动中心和健身广场。没事的话可以下楼聊天锻炼身体,很舒服。"
此外,社区还对原有弱电线路进行了“上下”改造,让“空中蜘蛛网”全部下去,还居民一片晴空。健身广场和党建广场也将成为未来居民活动的新场所。
港鸿苑小区的“新”是江苏省老旧小区改造的缩影。新划定的停车位,新安装的电梯,新建的健身广场...每一个“新”都让市民的生活更有质感。
数据显示,2021年,江苏省将实际启动1402个旧城区改造,惠及160多万居民,安装3108部电梯。全省共创建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424个,1807个城市社区达到绿色社区创建要求。老小区的“新”不仅追求“面子”,更注重“内饰”,生态意识贯穿改造工程前后。
2022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城市,统筹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加快城市更新步伐。今年,江苏还将启动新的建设,改造1405个旧城区。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老破”被刷新,迎来新的春天。
添加新评论